本篇作者 | 晴天、雪、锦橙千汇网
本篇编辑 | 猫须
每一次共修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时间过得好快,第三阶段的共修马上就要结束了,回想这一阶段的学习感受很多。
一、心灵的共鸣与净化
共修的能量场不仅有助帮助同修解决问题,还能够有效地净化内心的杂念和负面情绪,发现自己的问题,修复自己的创伤。
每次共修结束后,我都能感受到内心的一种平静与安宁,多了一份笃定和信心,仿佛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这种体验让我更加坚信,共修能够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净土,让心灵得到真正的放松和滋养。
二、智慧的启迪与增长
共修不仅是心灵上的交流,更是智慧上的碰撞。在同修们的交流中,我听到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和感悟,这些观点往往能够启发我的思考,让我对生活和自我,或者其他修行理念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在一次关于“慈悲”的讨论中,有同修提到:“慈悲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更是一种内在的觉醒和智慧。”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意识到慈悲心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更是一种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过程。通过共修中的交流和分享,我不断地汲取新的智慧和灵感千汇网,让自己的修行之路更加丰富和多彩。
三、团队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共修还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在共同的目标和信仰下,我们彼此支持、相互鼓励,形成了一个紧密而和谐的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我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还收获了一份难得的信任和友谊。
每当遇到困难和挑战时,我都会想起同修们的支持和鼓励,这让我有了更多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考验。同时,我也愿意将自己的经验和心得分享给更多的人,希望能够为团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四、持续的修行与反思
虽然共修给我带来了很多好处和启示,但我也清楚地认识到,修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每一次共修都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因此,我需要时刻保持谦虚和敬畏之心,不断地学习和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坚持参加共修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修行水平。同时,我也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更多的公益活动中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郁金香的精神内涵,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一颗笃定的心去对待每一次共修的机会,就一定能够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修越高,更好地成为自己,成为人妻,成为人母。
进入郁金香,已有一段时间了,每次共修之后,老师就建议我们写心得,给我们说了很多写心得的种种好处,但是我内心深处总会有一个声音:你不行,你写不好,随之我就信以为真,算了吧,我是不行的,结果自然是没写。有一次刷短视频,说这种暗示是一种潜意识,这种潜意识决定了我的命运,可不是吗?当我考编时,它告诉我,我不行,我信了,当我开车时,它告诉我,我不行,我也信了,当老师让我们写心得时,它告诉我,我不行,我也信了,直到一阶结束,老师说想进二阶的,需要交三篇心得才有机会,我犹豫了,我是进还是不进,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心里的那个声音一直在说:你不行、你不行……我真的不行吗?写好,我很开心,写不好,又能怎么样,再说好的标准是什么?只要自己觉得好就行,于是我决定写……因为我不想错过跟老师学习的机会,因为我想改变。
8月14日共修时,老师提到了《生命的重建》这本书,这本书我早已购买,只是没有看,直到老师提起,我才又重新拿起了它,当我读到愿意宽恕他人,也愿意宽恕自己时,我哭了,是呀,我用《镜子的法则》中给到的方法,我宽恕了父亲,和父亲和解了。我也试着去宽恕我认为那些伤害我的人,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忘了还有一个人需要宽恕,那就是自己,在生活、工作、学习中,会不经意地碰到某件事,触发我的某根神经——过去我做过的某件事情让我悔恨、内疚、自责,让我久久深陷其中,走不出来。比如孩子不想去上篮球课,我对待孩子的方式,比如孩子有情绪,我比孩子更有情绪千汇网,比如老公把充电器拿走,我一遍遍打电话等等,过去的自己怎么会是这样的人,我得多伤害我的亲人,每当想起,就很难受,很想真诚的给他们道个歉——对不起,这些自责、内疚让自己非常痛苦,这样的生命怎么会幸福呢?过去自己的无知,造成了现在的结果,但已无法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因为当下正在形成以后的经历(这是生命的重建讲到的),人谁无错?连圣人都有错,何况我这个普通人,宽恕自己,给自己机会,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我将宽恕自己,虽然我做了许多错事,但我决心宽恕自己,不再自责、内疚。我们可以尝试做60分父母
当我带着对孩子教育的焦虑与困惑,走进郁金香家长学堂时,从未想过这里会成为我和孩子亲子关系的 “重塑之地”。回顾这段学习旅程,那些关于教育的顿悟、与孩子相处的温暖瞬间,让我对 “家庭教育” 有了全新的认知。
一、打破固有认知,原来“问题孩子”的背后是急需成长的父母
没来到郁金香学堂之前,我认为孩子是家里最大的问题,无法沟通,整天沉浸在自已的不可理喻的世界里,遇到一点小事不是炸毛就是情绪低落到极点,来到郁金香家长学堂后,每天组长和辅导员们带着我们组员每天一起三次观呼吸,每日朗读父母规,以及提供三不原则的理念及操作方法。
我急的是孩子,但群里每天却要求我们父母做观呼吸,父母规,三不原则也是对父母提的要求,怎么没有要求孩子的内容,那时我意识到一直以来一直总是把眼睛盯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上,整天孩子一有点情绪,作为家长的我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焦虑至极,孩子越发不肯靠近,原来这一切的背后是我们做父母的学识经验都太欠缺,那时的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急迫的要快速学习快速成长。
二、实践出真知,组长及辅导员们一路相伴,温暖前行
以前孩子抑郁,焦虑,吃药,休学,这个事情给我们家长带来很沉重的打击,我和先生两人整天压抑着过日子,因为太过压抑,家里感觉是个随时可能因一点小事就爆发的战场,不可理喻的孩子,歇斯底里的妈妈,争吵,吼叫,哭泣,愤怒,抱怨,摔东西,自伤......这一切时不时的就上演一出,搞的我和先生都非常崩溃。
刚到郁金香的第一周我就想观察一下群里到底能给我什么帮助,在这一周里,孩子又和我们发生了一次史上最激烈的对抗,我绝望了,我无助了.....
我无人倾诉,也无法讲给身边人听,周围的不理解,不可思议的眼神,更加往我的伤口上撒盐,我想到了郁金香,想到了2025.19 C组,我在群里讲了我家发生的事情,宣泄了我的情绪,雅言组长第一时间给了回复,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有人可以看到我,有人可以理解我的感受,有人给了我亲人般的温暖,这种温暖让我脱离了事件本身的烦恼,摆脱了情绪的困扰,让我可以回归到平静,冷静的去看待我们家里发生的事情。
第一次的小组共修很快如约而至,我迫不及待的早早进组等待会议的开始,在快乐老师,蓝天老师,向日葵老师,朝霞老师,蓝天老师真诚的在群内逐一分享自已家庭与孩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我也在他们的鼓励下勇敢的分享了我自已和孩子的故事。
那个当下快乐老师独到的眼睛一下子就发现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一个最大的问题点,快乐老师说:“我们可以尝试做60分父母”,一语点醒梦中人,我一直劝孩子不要完美主义,而真正的完美主义不正是我自已么,我要求有一个积极的,上进的,勇于向前的孩子,孩子跑累了,跑不动了,孩子能量不够了,做为家长的我是怎么做的,想来也太惭愧了。其它几位老师耐心听我讲了那么久,很感谢她们给我打气,给我赋能。
三、郁金香的学习成长,我的成长给了孩子一个家
过去我们头脑中的经验已经让我们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为人处事的体系,我们的自动化思维可能我们自已都不自知,刚开始我持着怀疑的态度先开始跟练观呼吸,观呼吸练到一周左右,有一天晚上我突然情绪崩溃,也就是这一晚我深度链接了自已的内心,第一次成功的自我疗愈 。
我的内心在那个夜晚获得了难得的一份平静,不是压抑,不是隐忍,是内心丰盈的平静,那一刻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处理不好自已内心的家长如何去有力量的拖举自已的孩子。
我一向对孩子的要求不就是让孩子压抑,隐忍吗?多么可恶的家长?从这之后当我们有情绪时,我会跟孩子说,我们彼此都先冷静一下,让我们的情绪降降温,然后再去跟孩子碰撞一下我的情绪背后我对事件的看法和理解是怎样的,再听听孩子对事件的看法和理解是怎样的。
一段时间后,孩子不常关紧房门了,再一段时间后孩子开始送礼物给我了,再一段时间后孩子会说感谢妈妈,会说感恩的话语了,孩子不再冷冰冰,不再一直跟我对抗,不再是过去那个一触即发的会自伤的定时炸弹了,一段时间后哪怕再反复会吵架,不会因为情绪崩溃而去自伤了,我们家含苞待放的郁金香在慢慢向阳而生,在慢慢自我修复,静待花开。
如今,我在郁金香家长学堂已经学习了三个月,不仅自己的心态变得更平和,孩子也变得更开朗、更自信。
我渐渐明白,家庭教育不是 “塑造孩子”,而是 “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不是 “用权威控制孩子”,而是 “用爱与理解陪伴孩子”。未来,我会继续在学堂里学习,带着新的认知和方法,和孩子一起探索成长的美好,也希望更多迷茫的家长能走进这里,找到属于自己和孩子的成长之路。
财惠赚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